但是,随着晚年他对身后之事焦虑愈多,他的用人行事变得愈发烦苛,对臣下的猜疑防制也愈加严重,终于酿成“两宫夺嫡之争”和“三大士族俱废”之大错,为孙吴政权亲手埋下了种种隐患。
总结起来,他在晚年的用人方略上存在着“四大弊病”。
信用酷吏而压敛臣权
孙权在开基建吴之后,一时自以为外无大敌、内政平和,遂开始着意贪求强势皇权,对臣下的职权多方侵蚀。
他仿效曹操,大张申、韩法家之术,设置“校事府”,提拔各类酷吏,对臣下百般牵制。《三国志·吴书·顾雍传》写道:
久之,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吕)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顾)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
《三国志·吴书·潘濬传》也记载:
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
吕壹等人其实只是孙权用以压敛臣权的政治“黑手套”。他在晚年启用这些酷吏,完全是为了打压公卿大夫而扩张吴室皇权。像魏国内部陈矫竟敢据理抗君、孙礼竟敢违旨行义等现象,孙权是决不容忍类似情况出现在自己吴廷之上的。但酷吏们“擿抉细微、吹毛求疵、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摘自《三国志·吴书·步骘传》)等劣行也进一步恶化了孙吴的君臣关系,造成政局动荡,容易引发内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