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明末真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灾害的高发期。根据现代一位宇航科学家的研究,明末的自然灾害和太阳黑子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就在明王朝即将走向灭亡的最后几十年,太阳黑子消失,同一时期的欧洲迎来了小冰期,而中国则出现了罕见的气候寒冷,直接导致农作物大规模歉收。历史资料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推测,从万历年开始,自然灾害的严重乃史上少有,据陈关龙先生的统计,明代农业自然灾害共有575次,而万历至崇祯朝就多达150次。万历朝一位官员冯琦曾经描述当时的情形,灾祸在西北地区先横行,人民不得不以吃土来果腹,河洛地区次之,人民开始吃候鸟的粪便,紧接着山东、湖北,乃至鱼米之乡的江南都连连遭灾,老弱病残的尸体填满了沟渠,身体稍微好点的也只能四处流离,却也不知该去向何处。如此可怕的景象,到崇祯朝达到顶峰。
更恐怖的是,这些水灾、旱灾、蝗灾、瘟疫,往往一个地区发生某一种灾荒,连锁反应就会带动另几种反复出现,接踵而至,不给人喘息的机会,破坏力极强。比如,以陕西为例,陕西省的地方通志记载,崇祯元年八月起,全省遭霜雪灾,庄稼冻死大片,紧接着第二年,米脂大旱,榆林大旱,西安大旱。这样的冻旱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饥馑,人饿,其他生物也饿。七年秋,便是全省范围的蝗灾,漫天的蝗虫让本就已萧条死寂的西北大地更是饿殍遍地、惨不忍睹。而蝗虫刚平,冬月又遭地震,伤亡不计其数。尸横遍野,不及掩埋,于是瘟疫又起,彼时“草木俱尽,人相食”,死人压着死人,臭气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