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动的含义
能动,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活动及精神状态,它由感兴趣的问题引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直至问题的解决,产生创造性成果,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自主学习。那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能不能进行探究学习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关键是探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这种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交流研究的信息及成果。体现“能动”的关键在于“产生创造性成果”。所谓“创造性”,即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或叫创造性思维。在实践探究中,除了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思维创造性体现在思维活动新颖、独特、有意义上,如:在听话时能提出不同的想法;在讲话中能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在思考中能善于比较、联想、发散和鉴别;在作文中能立意新颖,构思和表达不落俗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