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表明了他以道为本、纳儒入道的宗旨。唐末五代的杜光庭,便正是承袭和发扬了吴筠的这一宗旨。他所撰《道德真经广圣义》便是具体体现。如卷三第九说:
仲尼谓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而达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表明了所持儒道既相契合,而道又高于儒的态度。杜光庭称道教为“本朝家教”,以老子为至尊,既是道教的需要,也是唐朝政治的需要。又卷五第二十曰:
又道德玄序,开元二十一年颁下。……其下卷自第一尽第九章明仁德;次第十尽第十八章明礼德;第十九尽二十七章明义德;从第二十八尽三十章明智德;从第三十七尽四十五章明信德。仁以履虚一,礼以不恃不宰,义以柔弱和同,智以无识不肖,信以执契不争,其大旨亦以玄虚恢廓冲寂希微为宗。
又卷一第七:
夫载仁伏义,抱道守谦,忠孝君亲,友悌骨肉,乃美之行也。
他在解释老子的“不尚贤”乃是不尚“矜徇夸衒之行”;老子的“绝圣弃智”,并不是绝仁义圣智,乃是在于“抑浇诈聪明”,欲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见素抱朴,“臻于忠孝”。总之,其目的在于以道为主,融合儒道。这一宗旨,也为后世道教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