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指出,这种关于主、客观的认识对于人文学科却并不适合。在业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观点渐渐成为一种共识,即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其实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我们的所见会朝着我们的愿望倾斜。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愿望会“改写”我们的所见。这就说明,绝对的客观、纯客观是不存在的。正如雅各布逊在20世纪初年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时代一个最大的思维成果,就是“绝对”(在许多场合下可以当作是“上帝”的代名词)的被颠覆、被废黜。
从前,人们关于世界的观点主要受到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理念的支配,那里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的世界:天下万物各就其位,各有其特点。这是一个被确定性所主宰的世界。然而,到20世纪初,这个世界忽然发生动摇,和通常一样,人文科学领域开始渐渐受到来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伟大发现的巨大影响,而悄悄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关于宇宙空间的认识:一切都是相对的,不仅光有曲率,而且时间也可以扭曲。从前人们曾经在数百年里始终在为“光”的性质而争论不休:光究竟是光子还是粒子?在薛定谔的实验里,观察者的介入成为被观察对象被确定的最后一个砝码:实验对象本处于“生”与“死”之间,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既“生”又“死,”亦“生”亦“死”之间,观察者的介入,使中间状态立刻中止,而成为或“死”或“活”。主体的愿望可以改变事物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