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小的书,今天不够买一根巧乐滋的三块钱。
十五块钱的书三块钱可以买一本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也再也回不去小时候,曾经的小册子变成了每月一期的《最小说》。
现在家里的书橱里还有满满一架子的《最小说》,因为已经太多了,并不能立起来按顺序放好,只是静静地堆在那里,无声地见证我的全部青春。
在郭敬明的书里学到好多,我现在的文风基本都是那时形成的,那时《最小说》是我最奢侈的消费,出于对郭敬明的喜爱,出于青春期的文艺小心理,我竟坚持了那么久。我看安妮宝贝都是和别人去借,和一个在班里很招人嫌的男生去借,顶着文友的名义,忍受了几篇烂文,终于如愿以偿,我始终相信,那时的我是很“坚忍”的。
我妈并不很支持我看“闲书”,她和所有即将要高考的孩子的妈一样,视那些为洪水猛兽,可是在劝说无果后我妈也终于不说了。
有一次妈到学校看我,竟然带去新一期的《最小说》杂志,我很欣喜,同时又很难过。那是十号,众所周知,《最小说》每月五号出刊,可我妈却不知道,我可以想象到她一定跑了很多次书店,才能在书到的173第一时间买到,但我却很难想象她付出的用来支撑女儿一点点爱好的全部力气有多重。